它曾经门庭若市,名扬中南六省,见证了中国摩托车市场的盛极一时。而今,运营20年之后,日渐衰败的中南摩托车市场不得不让位于城市发展,搬迁到偏僻的一角,继续余生。
“我相信摩托车市场是不会消失的。”多位摩托车市场的经营户向记者表示。与经营户想法相同的是,搬迁之后,中南摩托车市场变成两个市场,“规模甚至比以前更大”。
无奈搬迁,摩托车市场一分为二
在芦淞路旁的原中南摩托车市场,如今已被一人高的建筑围墙围住。围墙之上,一张巨幅海报十分醒目:摩托车市场已搬至奇迹超市对面,往市区方向300米即到。奇怪的是,几米之外的马路上方,张贴着一个同样醒目的广告:中南摩托车市场已搬至新水果市场旁,往白关方向800米即可到。
原来,中南摩托车市场搬迁后,在芦淞路奇迹超市对面和金世纪水果市场旁,各出现了一家摩托车市场。尽管已经有不少摩托车店入驻,但市场依然显得冷清。见到客人,老板们马上迎上来,递上水,送上槟榔,十分殷勤。
两家市场的装修至今仍未全部完成。奇迹超市对面的“新中南摩托车市场”,有家店铺至今仍没有招牌,店铺里,几只没装灯泡的灯头吊在毛坯屋顶下,十分突兀。店老板黄女士说,今年4月15日他们才与开发商签订搬迁协议,5月份就搬了过来,“搬得急,一边装修就一边开始营业了”。
芦淞区商务局一位知情人士透露,2011年左右,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,计划在原中南摩托车市场建一座四星级酒店。市场经营户的意见在与政府协商时出现了很大分歧。“一开始很多经营户都不愿搬迁,在选址上,也一直没能形成统一意见。”他告诉记者,双方从去年10月开始协商搬迁事宜,直到今年4月中旬,才最终签订搬迁协议,5月10日前,所有经营户都从市场搬迁了出来。一部分人搬到了金世纪水果市场旁,一部分搬到了奇迹超市对面,“都是经营户自己选择的,政府没有再干涉。”
前途渺茫,偏安一隅想“养老”
在“限摩”的呼声中,尽管很多人认为摩托车市场已到穷途末路,但多数经营户仍认为,摩托车市场短时期内不会消失。“就像自行车一样,虽然过了家家都有的阶段,但还是有一定生存空间。”水果市场旁的中南摩托车市场里,“铃木摩托”经销商吴老板分析,城郊间交通不便,城区交通堵塞,加上机车爱好者队伍庞大,摩托车市场并不愁客户。
有类似想法的经销商不在少数。奇迹超市对面市场的黄老板告诉记者,很多之前在摩托车市场工作过的人,在这次搬迁时都开始自立门户,自己当起了老板。“虽然不是暴利,但总能养活一家人。”黄老板说。
实际上,搬迁之后,摩托车市场规模不但没有缩小,反而有所扩大。株洲市奇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建新告诉记者,此前中南摩托车市场占地约20亩,仅有29家摩托车整车销售商,而搬迁之后,
大只500平台登录 两家市场占地约为30亩,销售商也增加到了50家。
杨建新说,最高潮时,我国摩托车市场每年的销量达2000万台,如今已逐渐下降到1000万台左右,按照日本摩托车的发展历史,我国摩托车销量最终将保持在700-800万台之间,未来还将萎缩,但不会太大。“以株洲为例,最近几年,株洲摩托车市场已基本稳定,年销量一直徘徊在1万台左右。”
“其实在选址时,
注册大只500官方帐号 我就是希望找一个‘养老’的地方。”杨建新说,摩托车市场不可能再次膨胀,选址在相对偏僻的位置,不影响政府规划,也就不会随着城市的拓展再次搬迁。而这也是很多经销商最为看重的。已经做了18年摩托车生意的黄老板表示,除非摩托车市场不存在了,不然会一直从事老本行。对她而言,“选择市场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安稳,不用担心哪天再面对搬迁。”
中南摩托车市场曾经辉煌 批发出去的株洲摩托畅销全国
中南摩托车市场曾有一段令株洲人骄傲的辉煌历史。1991年,市场开始筹建。一开始,市场的定位是菜食批发市场,但没多久,公司便发现,几十元一间的门面都没人租。不得已,政府与产权方协商,决定建设摩托车市场。
当时,本土摩托车品牌“南方125”风靡全国,市场方因此提出了建设中南地区最大的摩托车交易市场的口号。事实证明,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。1993年,中南摩托车大市场基本建成,110多家批发商进驻,其中南方摩托约占九成。
1992年,杨建新担任中南摩托车市场监事,见证了市场最辉煌的时刻。“那时候一年至少能卖出10多万台摩托车,是全省唯一的摩托车批发市场。”杨建新说。实际上,1993年到1998年,是市场最红火的几年,广西、湖北、江西等地的经销商争相到株洲观摩、购车,几乎24小时营业。
1997年,株洲易家湾交界处的株易路口开始筹建新的摩托车市场。“那边的交通更加便利,很多批发商都搬了过去。”杨建新回忆,2003年后,最后一批批发商搬迁到株易路口,中南摩托车市场也转型为零售市场。
此后市场便日益萧条,而随着批发商的全线撤离,市场销量急转直下。“一年的销售量只有1万多台,主要销往株洲本地各区县市。”杨建新说。这一数据较最辉煌时期下降了10倍。